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1节(3/4)

取得了长足步,更加行之有效的通讯手段数不胜数。然而每当需要传递重要情报,青旗军的人仍会使用这最为传统复古的手法。

飞剑传书,书分青白红三,青信象征捷报佳讯,红信象征噩耗——白信介乎两者之间。而考虑到如今飞剑传书已经越发变得只象征意义,仿佛一文化传统。因此人们一般也不会将那真正要,却难以开的坏消息寄托于飞剑上。

不然剑载红光,破空而行,岂不等于让天下人都为之惊恐?通常只有那些值得大张旗鼓、大肆宣扬的消息,才会被写在青信上,再由飞剑载着,跨越千里之遥,掠过无数人的目光,最终来到收信人的手中。

总之,近几十年来新恒人已经很少见到飞剑载红的情形了。

也因此,这几日,每当看到红信杨九重的心情都会变得非常糟糕。因为不到万不得已,前线绝不会发来这么刺的东西。

而大将军,从来也不以好脾气著称。每当他心中恚怒,便必然有人要遭殃——例如这几天来不断殉职的亲兵。

但其实杨九重对下人尤其是边士卒,还算是相对优待的,近期的亲兵死伤不过是不可控的无妄之灾,且死后均有丰厚的抚恤补偿。而杨九重对于那些钟鸣鼎之家的权贵,却往往主观上就极其刁钻刻薄。

这般傲上而悯下的情,再结合对下人手没有轻重的坏习惯,通常来说是官场的一等大忌——除非你有着官场中一等一的大靠山。

和当今太后同族的杨九重,靠山之,自然是无其右者。而且杨九重本人也很清楚,太后之所以信他,并不是因为两人都北境卫国公之家,拥有同样的姓氏。

而是因为他杨九重,能替太后将那些不便亲手理的脏活,理得净净。

例如这次发动朝中兵变,镇压国师,这其中的死者远不止于那区区十七名仙抚使。国师在朝中经营两百年的人脉网几乎被连起,这其中人落地者,并不在少数。

而后,因为终归没能毕其功于一役,朝中对兵变持质疑态度者,也就越来越多。对此,太后自然要亲为宽,不断笼络、稳定住那些迟疑不定者。

但也有少数冥顽不灵的,抑或赌过重,想要趁国师落魄之际赌他能翻盘的……这些人,就不是太后那般德望重的好人能理的了。而这时候,也就到大将军和他的青旗军手。

这些时日,每当有青旗军的红信随飞剑而来,几乎必然意味着要有朝中官显贵为之掉脑袋。

用杀人来行镇压的局势,自然是不稳定的,从上到下,包括大将军本人,自然都晓得,每杀一人,脚下这塔的基也就会松动一分。而每过一天,需要杀的人,就会多成百上千!

时间并不站在他们一边。但时至今日,杨九重已经用尽一切手段,所有属于大将军的资源都被他倾尽了乃至透支了,却仍不能找到那枚印星宝玉……局面,已经越发濒临绝境。

杨九重麾下大军,是靠着对大将军的绝对信任,才能维持下的冷酷压。而杨九重本人,则只能靠着对太后的盲信……以及偶尔发作的怒火,来屏蔽一切可能动摇人心的杂念。

而此时,一封自东北飞来的红信,自然而然就牵动了他心底的怒意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