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78节(2/3)

“当然,对于你们大多数寻常人而言,仙官的概念本就缥缈,即便是奉仙祭上也难得一见,他们叛逃与否,甚至如今的存在与否都本无法求证,所以国师当初危言耸听时,你们心中惶恐焦虑。而当太后镇压国师,辟谣仙官投降论后,你们又茫然的心安。至于实情如何,从来都只能靠着察言观——去观察那些知情人的颜。那么现在,你们自己看太后的面,答案已是昭然若揭。”

也是从那以后,新恒人明白了两个重要的理。

而后,则是坠渊一般的惊恐。

逐渐的,人们将目光又转回到南盈盈上,期待着这位丝毫不怕死的反派,能将答案继续揭晓下去。

四百年前,新恒皇帝甘无麈残暴不仁,在国内屡屡倒行逆施,几乎导致民不聊生……而新恒作为天试验场的机能自然也是随之停摆。当时的国师苦劝无果,终于无奈请动天仙官降下仙术以拨反正。

但是仙官叛逃,又和如今的东都局势有多少关系呢?即便若年后,仙盟的定荒城就将堂堂正正碾压而来,那也改变不了此时此地,新恒本地人已奠定胜局啊?

当然,事实上这夺命的并不是每个新恒人都会有。但至少,每个大乘真君——也就是理论上可以和仙官们平等对话的修行人,内却必定会有!这也是天维持自对新恒的绝对控制的手段。

“好了,丰国公,仔细调息养伤吧,众生愿的反噬本不算致命,你再这么直言不讳下去,怕是真要人命了。而新恒的凝渊图上,不该收录你如今的窘迫姿态。”

于是,那位不可一世的皇帝,就轻描淡写地死在了自家榻上,一丝一毫的尸骨都没有留存下来。

她垂帘听政数十年,经历过无数的风浪,城府和手腕都胜过历代皇帝中的大分,自然不会因为区区万众瞩目而怯。但是杨施君的应对,却是坦然地苦笑。

通天彻地的功,竟丝毫不能发挥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说着,南盈盈不由咳嗽几声,面微微红,显然这段直抒臆的反派多话,让她的伤势有些加重。但咳嗽之后,她却还是忍不住继续说了下去。

但此时,却有人主动接过了话题。

四百年前的大内总,就是被仙官们利用此术轻而易举夺去命——仙官制裁甘无麈时尚且降下了天雷,但是杀一名大乘期的总却只是一转念。

南盈盈咳了一血后,对王洛,而后便闭上双影顷刻间变得朦胧不定,仿佛已不再置人间。

王洛则顺势说:“答案很简单:一众仙官向仙盟投诚后,主动奉上了他们手中的权力——理新恒的权力。而这份权力的现,各位本地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得多。比如说,你们应该记得四百年前那位谥号‘昏’的皇帝是如何死的吧?”

这番话后,千万双睛同时看向了杨施君。

旁仍看不清局势的人,说了一个简单的理。

“国师张澄当初在国内四方游走,鼓动各地要员合他背弃天时,应该说过同样的话:待仙盟迫近,明墨两州的值仙官将率先叛逃。当然,之后国师被太后镇压,他那番话也被视为大逆不的谎言,国内没人胆敢公然再提。但我想有心人应该不难发现,早在国师被镇压前,仙官们就已杳无音讯了。”

第一,天仙官对凡间修士有着绝对的生杀予夺之能。这权能与实际修为没有半关系,就仿佛是每一个新恒人,在生的那一刻就被人于内埋下了。只消仙官们一个念,那就会膨胀生长,将宿主毁于一旦。

而当时的甘无麈,本对仙人的立场有足够的自信——他在国内屡屡施行生灵血祭,祭品可有多半都是孝敬上仙去了。没了他这般昏聩的皇帝,天又去哪里搜集如此珍贵的“试验素材”?

然而,当那亮了大半个明州的天雷降下时,他视作救命稻草的殿金烛,却纹丝不动。

同样惨死的,还有当时的皇城总,也是国内最恐怖的大乘真君——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心腹,他靠着邪功血祭得以晋升大乘,实战能力独步天下,理论上面对下品仙官也有一定的抵抗之能。然而天雷降下的那一刻,他似一阵轻烟般消失无踪。

此言一,城外大分人终于恍然。

没错,南盈盈说的一没错,天仙官……那些理应守护新恒的仙人们,已经先一步叛逃到劣化……不,如今该尊称仙盟去了。

第二个理则是:仙官们的在上,是不讲理的。甘无麈的血祭或许的确取悦到了某些仙人,但是当国师堂堂正正登上牵星台,请天降下天诛的时候,仙官们切割甘无麈却不曾有半迟疑!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